当前正值 “七下八上” 防汛关键期,永德县交通运输局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,闻“汛”而动,严格落实“1262”预警叫应机制,强化响应联动,加强预警信息收集研判,积极采取多项有效措施,全力攻坚抢险保通。
近日,永德县境内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,农村公路灾毁严重,公路塌方、落石、泥石流、树木倒伏、涵洞淤堵等灾害频发。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,永德县交通运输局全面落实《云南省汛期公路安全管控24条硬措施(试行)》精神,制定完善《永德县交通运输领域防汛工作实施方案》《永德县公路抢险保通应急预案》等工作机制,结合“1262”预警叫应机制,加强与气象、应急等部门的协调联系,利用短信、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做到早预警、早准备、早行动。
在链天线大山段,县交通运输局组织施工方对公路塌方、边沟堵塞、路面积水进行清理。在永南线大龙塘段,专业技术人员对路面灾害隐患、塌方进行排查,现场勘测、设置警示标志标识、解答群众诉求。永德县交通运输局通过在预警应急机制、隐患排查整治、灾害修复养护等方面下功夫,切实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。
为提升汛期应急处置效率,确保问题“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置”,县交通运输局创新工作机制,建立了“一线养护员哨点监测 + 专业应急队伍快速处置”的上下联动响应体系。科学配置25名专职养护人员,实现重点线路全覆盖;配备机械装备,组建应急专班,提升处置效能。要求养护人员对所管辖路段进行常态化、高频次巡查监测,对巡查中发现的零星落石、小型侧沟堵塞、路面小型积水、轻微塌方等第一时间就地清理解决,确保路面畅通。针对较大路面灾害隐患、严重塌方、大面积水毁等险情,上报县交通运输局,县交通运输局综合研判,组织调派挖掘机、装载机、运输车等机械设备赶赴现场处置。
“汛期我的主要职责就是清理路面的淤泥、落石,还有就是树倒了我要把它砍了,第一时间保障车辆正常通行,自己做不了的,就上报给县交通运输局进行处置。”养护人员杨德才说道。
永德县交通运输局闻“汛”而动、向险而行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全力打通防汛责任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始终坚持“先保通、再保畅”和“属地为主、分级响应”的应急处置原则,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组织的基础作用,全力开展防汛抢险保通工作。入汛以来,县道累计投入人员1752人次、机械481台班,清理塌方3125立方米,疏通排水沟300公里,修复灾损路段14条,投入资金529.7万元,做到隐患早发现、险情快处置,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乡村交通“生命线”畅通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。
永德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永德县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加强应急值守,优化应急预案,备足抢险物资和机械,随时做好应对汛情、严峻挑战的准备,坚决筑牢县乡道路防汛抗灾的“铜墙铁壁”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畅通,为全县安全度汛贡献坚实的交通力量。
记者:李忠林 邓聪(实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