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走进永康镇送吐村送吐一组,田野间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微风拂过,成片的扫把草轻轻摇曳,绿意盎然。农户们正抢抓农时,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移栽、补种、除草、浇水等田间管护工作。
送吐村是永康镇有名的扫把草种植村,村民们种植扫把草已有20年的历史。起初,村民们种植扫把草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家使用,后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,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不少地区对长扫把有着旺盛的需求,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。送吐村果断抓住这一商机,将扫把草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逐渐形成了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扩张、产业化运作、品牌化营销的成熟发展模式。
在种植技术方面,扫把草由种植户自行育苗,每年3月份,他们会用上一年精心收集的种子进行育苗工作,在清明节后,便逐步开始移栽。最初,扫把草的种植仅限于送吐村送吐一组的傣族村民,随着扫把草产业效益的日益凸显,以及其储存时间长的独特优势,逐渐吸引了周边村(社区)各族村民纷纷加入种植行列中来。
扫把草的管护工作相对其他农作物而言较为简单,这也为农户节省了不少精力和成本。“我家种了3亩多的扫把草,现在经常有外地老板来我们寨子收购,送吐村的扫把草根本供不应求,我对这个产业充满了信心。”送吐一组的金小二一边在地里补种扫把草,一边高兴地说。
据了解,每亩地的扫把草能制成800把扫把,产量十分可观,远销保山、德宏、大理等地。而且扫把草制成的扫把储存时间长,使用范围广泛,无论是家庭日常清扫,还是一些公共场所的清洁,都能派上用场,完全不用担心销售问题。
如今,扫把草产业已成为永康镇送吐村的特色产业,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关负责人表示,永康镇还将继续在扫把草产业的深加工、品牌推广等方面发力,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,让这小小的扫把草成为村民们致富的“金扫把”,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通讯员:永康镇 茶新慧 何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