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德党镇聚焦基层工作堵点、难点,从源头上抓起,以四整治为抓手,为基层“瘦身减负”,促进基层“轻装”上阵,回归服务本色,创造更佳业绩。
整治“模糊边界”,突出实干担当。德党镇坚持源头治理,聚焦村级组织“职责边界不清”问题,规范村级组织主体责任事项,梳理清单事项,理清职责边界,对于农村基层工作,力戒“工作中的痕迹主义”,严防“给事不放权”和事务任性下行。同时指导各村(社区)理好“党建”“民生”两本帐,切实减轻村(社区)台账压力,让村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去。
整治“文山会海”,突出务实作风。德党镇坚持会议“非必要不召开、能合并不单开”原则,最大程度精简会议数量,严格控制参会范围。破除“开会就是落实”陈旧观念,不断唤醒责任意识、有效激发担当精神,将更多时间用在干事创业上。同时精准施策,严控发文数量,以实际行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,减少基层“形式负担”。
整治“指尖负担”,突出工作质效。德党镇坚持网络赋能,让工作群真正发挥增效作用,杜绝线上负担。整合了一批工作内容相似、组成人员相同的重复群、交叉群,清理了一批不再发挥作用的僵尸群,让微信工作群数量少而精。不随意要求村级强制推广下载应用程序,搞线上打卡、积分排名,非紧急事项不在下班时间、节假日通过工作群组向村级发布通知、安排工作,力戒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。同时避免让痕迹管理变为“留痕主义”,减少工作痕迹上传、重复表格填报,让工作群信息发布简单明了。今年以来,德党镇解散非必要的微信群5个、QQ群12个,注销微信公众号1个。
整治“牌子乱象”,突出?服务效能。德党镇秉持实干主义,坚持清牌减负。按照上级要求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外部统一保留悬挂“两标四牌”,整合“一块公示”,对没有实质性业务、不发挥作用的机制牌子坚决进行清理,把村级组织从形式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,激发为民服务热情,做到减牌增效,减牌子不减服务。今年来,德党镇19个村(社区)共计清理没有实质性业务、不发挥作用的机制牌子57块。同时结合各村(社区)实际,围绕群众办理比较集中的诉求,梳理群众最急需事项的办理条件、办理材料和乡村两级人员信息,编制村级组织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进行公示,供村级组织和群众参考使用,让“上哪办、找谁办、怎么办”一目了然。今年以来,德党镇19个村(社区)共协调解决辖区内邻里纠纷、环境提升、产业路修复等各类民生问题95余件,群众对村级组织更加满意,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