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永德县部分乡镇新建的公益性农产品交易中心陆续建成,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一应俱全,将彻底改变永德县农特产品交易“日晒雨淋”的历史,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再添新动能。
永康镇公益性农产品交易中心,芒果交易现场热闹非凡。一辆辆满载芒果的货车来回穿梭,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分拣着大金煌、贵妃芒、椰香等多个品种的芒果,果农与客商围在一起,热烈地商议着价格,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2025年永德芒果成熟季如期而至,这场“甜蜜盛宴”因永康镇公益性农产品交易中心的投用更显红火。依托“1+5+N”公益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定位,在勐农社区建设集检测、仓储、冷链、物流、加工、产品展示、招商引资、线上交易为一体的公益性交易中心,彻底改变了过去芒果集中上市时“路边交易”的混乱局面。果农卖果有了好去处,种果热情更加高涨。
勐农社区一、二、三组组长甘增云介绍,交易中心每天的芒果交易量达10吨以上,预计整个芒果季销售总量将超过500吨。庞大的交易量带来大量用工需求,单日务工量最高可达80多人。在这里,不同工种有着清晰的薪酬标准,负责打包上车的工人每吨可获260元报酬,按团队人数分配;选果工人日薪在150元至200元,还贴心提供餐食保障。
除了传统线下交易,更引入电商模式,提供售后保障服务。通过直播带货,永康镇的芒果借助网红效应,销往全国各地,让这份“甜蜜”走进千家万户。从免费交易市场到家门口就业,从传统销售到电商赋能,永康镇公益性农产品交易中心用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,让果农实现了“土地流转租金、市场务工挣薪金、电商销售添收益”的多重增收。
近日,在沪滇协作机制的推动下,班卡乡班卡村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。这一项目总投资750万元,由上海市崇明区对口帮扶支持,将建设现代化交易大棚、硬化地坪、停车场等设施,并配套完善污水处理、供电消防等系统。
班卡乡地处滇西南山区,盛产坚果、茶叶、红花等特色农产品,但由于缺乏规范的交易场所,农户长期面临销售难题。“以前卖农产品,晴天晒、雨天淋,价格还压得低。待项目建成后,再也不用担心风吹日晒,农产品还能卖上好价钱。”班卡村村民杨老仓说。
“这不仅是交易场所的升级,更是产业链条的关键一环。”班卡乡党委书记张受欢介绍,该项目是沪滇协作重点支持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。建成后,将辐射周边4878户2万余名群众,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占比近20%。采用“企业+个体户+农户”的运营模式,预计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,并通过租金收益、产业带动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。将配套建设冷链仓储区,引入电商服务平台,推动农产品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,助力农户年均增收预计超3000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