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永德县乌木龙乡的狼荫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内,工人正在开展除草管护工作,以减少雪胆草植株病虫害的发生,促使其根、茎、叶生长得更为匀称。
雪胆素应用广泛,但提取原料雪胆还存在很大的缺口,市场前景广阔。乌木龙乡林区多,土地多为坡地,有利于排水,能满足其喜欢阴凉湿润的生长特性,在林下种植雪胆能在不破坏林区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林地经济效益。
雪胆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穆娟介绍:“今年我们尝试种植了80亩雪胆,使用农家肥追肥,定期除草、排水,目前雪胆长势良好,两年后可采收。预计亩产6000斤,按照保底价10元/公斤的收购价计算,种植林区增值240万元。”
据悉,永德县乌木龙乡森林覆盖率达86%,生态资源丰富,发展“立体高山药库”潜力巨大。近年来,乌木龙乡向山“问”药,抢抓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机遇,加快产业布局,持续攻关中药材种植业。通过基地种植、优化资源配置,推动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、精细化种植转变,不断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,将林下中药材种植发展成重要特色产业。
“我的黄精主要与茶树套种,这两年黄精价格不错,年初价格是每公斤12元至16元。除了售卖成品黄精,我还出售黄精苗,今年靠黄精已实现增收5000元。”新塘村村民穆应学说。
“如今,新塘村有30%的村民投身于中药材栽培。今年,全村种植黄精的面积500亩,亩产量均超过1吨,每吨黄精的售价在2400元以上。”提及中药材栽培,新塘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鲁天富信心满满。
为让好药材卖出好价钱,乌木龙乡通过鼓励大户、科学培训、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产业含金量,将单一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升级为林药、林禽、林旅多头并进的产业格局。
近年来,乌木龙乡紧紧围绕“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”的目标,重点推进滇黄精、万寿菊、野菊花等中药材规模化发展,盘活林地资源,通过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,已实现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1.5万亩,开辟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。
来源:云南日报-云新闻